姜春華談腹水的攻補

  姜春華談腹水的攻補 [招萼華.肝硬化病先瘀后滯,主以化瘀攻補配合—姜春華教授診治疑難病臨床經驗之二.中醫(yī)函授通訊,1995;(3):32] 姜春華,上海醫(yī)科大學教授。擅長內科病。對鼓脹的治療古人積累有豐富的經驗,然而治療時用攻還是用補,前人爭論很大。從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至張子和皆以攻為主,而朱丹溪等則認為當以補為主。姜老認為,在臨床上邪正虛實錯綜復雜,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側重于攻還是補,但始終要做到攻補配合、全面兼顧。本病鑒別虛實,有其特點,常見虛而兼實、實中挾虛。如實證而大便溏瀉,虛證而大便干結;體肥而聲音低微,體羸而聲音高朗;四肢削瘦如柴而起動輕捷,全身肌肉肥盛而動作已衰。一般疾病初病屬實、久病屬虛,而本病卻有起病即虛、久病尚實,更有“至虛有盛候,大實有羸狀”者,當從病者整個精神、體質證候做精密的觀察,仔細分析鑒別。姜老還認為,攻補之爭均應從腹水著眼,然腹水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臟的病變,其治療始終應以肝血瘀滯為證候之本,以活血化瘀之法糾正肝硬化的主要病理變化,使肝臟血行暢通,瘀血化除,瘀化則血行更暢,血行則瘀無所留。解決了這個主要矛盾,其余可隨之好轉。
  治療上,姜老采用活血化瘀的下瘀血湯(大黃9g,桃仁9g,地鱉蟲9g)為主方,虛者加入補藥,實者加入瀉藥,熱者加入清藥,寒者加入溫藥。對于一般輕、中、重的腹水,可通用下瘀血湯,加當歸9g,丹參9g,生地黃9g,熟地黃9g,赤、白芍各9g,黨參9g(或用人參粉3g),黃芪9g,白術15g,茯苓15g,砂仁3g,黑大豆30g,鱉甲15g,牡蠣30g。初次用于任何證型均有效,復發(fā)3~4次則難見效。對于腹水較多、體質較虛而小便不利者則用下瘀湯加入黨參9g,黃芪15g,白術12g,黑大豆30g,澤瀉15g,西瓜皮30g,陳葫蘆30g,玉米須30g,對座草30g,木通9g,將軍干9g。對于體質較實,大量腹水,小便極少者,用下瘀血湯加商陸9g,大戟15g,芫花1.5g,車前子15g,赤茯苓15g,瞿麥15g,陳葫蘆30g,對座草30g,大腹皮9g,黑、白丑各3g,研粉沖入煎藥中服。需要注意的是,腹水消退后仍須湯藥調理一段時間,仍以活血化瘀為主,加補氣益血藥。治療期間予以無鹽飲食。
(本文內容/圖片來自于網絡,僅供參考,一切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請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。)
更多>>

今日醫(yī)學顧問

特別聲明:養(yǎng)肝網內容僅供參考,不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依據。
Copyright © 2009-2018  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
養(yǎng)肝網 版權所有 養(yǎng)肝護肝交流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