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肝炎伴有黃疸的茵陳湯加減1

  茵陳湯加減1
  【藥物組成】生黃芪20g,三七10g,全當歸10g,茵陳15g,虎杖15g,生大黃6g(后下)。
  【隨癥加減】熱重者加板藍根15g;納差明顯加焦山楂、炒谷麥芽各10g;腹脹甚者加厚樸10g,枳殼6g;大便次數增多者,生大黃改為4~5g同下,另加茯苓10g,姜半夏8g,黃連4g。
  【治療方法】每日1劑,每日3次煎服。15~30d為1個療程,共2個療程。
  【功效主治】補氣養(yǎng)血,清熱利濕。
  【臨床運用】32例患者,經治療,顯效24例,有效5例,無效3例,總有效率91%,其中HBeAg轉陰17例,占53%。
  崔某某,男,23歲。因上腹不適,隱痛20d,目黃。尿黃、身黃、大便次數增多3d,門診收住,體檢:皮膚鞏膜黃染,色鮮明,劍突下微壓痛,肝右肋下剛及,肝區(qū)叩痛(+)。舌紅、苔薄微黃略膩,脈弦濡。實驗室檢查:B超“膽囊壁水腫”(肝源性膽囊炎);肝功能:谷丙轉氨酶980μmol/L,總膽紅素637μmol/L,直接膽紅素39μmol/L,總蛋白67g/L、A/G    139,兩對半HBsAg(+)、HBeAg(+),抗HBe(+),中醫(yī)診斷:黃疸、濕熱蘊結;西醫(yī)診斷:乙肝、黃疸型肝炎。西醫(yī)予以常規(guī)保肝及強力寧40ML靜滴每日1次。中藥:生黃芪20g,三七10g(打碎),全當歸10g,丹參10g,茵陳15g,虎杖15g,生大黃5g,陳皮10g,黃連4g,茯苓10g。每日1劑,3次煎服。治療12d后,癥狀消失,復查肝功能:谷丙轉氨酶761U/L,總膽紅素20μmol/L,直接膽紅素6μmol/L,總蛋白70g/L、A/G   160,因無錢,要求帶中藥出院,予原方續(xù)服。45d后門診復查肝功能正常,HBeAg轉陰。
  【經驗心得】黃疸型肝炎屬中醫(yī)“黃疸”病范疇、多是濕熱蘊結所致。臨床以清熱利濕為常法。但作者認為正氣不足在本病發(fā)病因素上與濕熱同等重要。在疾病發(fā)展演變過程中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由于正氣不足??蓪е聶C體抗病能力低下,才使得濕熱易于侵襲機體,正如《內經》所言“邪所所湊、其氣必虛”。同時正氣不足,使機體修復能力下降,不利于修復。從邪性看,濕性重著黏膩,易傷陽氣,阻遏氣機;熱易傷津耗氣,在肝則掠劫肝明,耗傷肝血,故肝經濕熱易發(fā)生瘀滯,并致肝血不足。所以在清熱利濕的同時應注重益氣、和血藥的使用。方中取丹參、三七、全當歸活血養(yǎng)血;茵陳、虎杖清熱利濕退黃;生黃芪雖屬甘溫之品,但其有利水、生機之功,配在茵陳、虎杖等苦寒藥中,取其益氣、生機之效,而無留濕助熱之弊。
  【方劑出處】董曉澗益氣和血藥合茵陳湯加減治療黃疸型肝炎32例基層中藥雜志,2002;16(3):61
(本文內容/圖片來自于網絡,僅供參考,一切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請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。)
更多>>

今日醫(yī)學顧問

特別聲明:養(yǎng)肝網內容僅供參考,不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依據。
Copyright © 2009-2018  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
養(yǎng)肝網 版權所有 養(yǎng)肝護肝交流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