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問題讓人們糾正已有的觀念是困難的,我們只希望可以讓曾經由于不了解而對
乙肝攜帶者懷有恐懼心理的讀者少一分擔心,對攜帶者們多一分寬容。當然,如果你是乙肝強制檢測的支持者,你真的如此敏感,敏感到寧可讓一億多人失去公平升學就業(yè)的機會,那么你應該至少知道,歧視并不能使你變得健康。而消除社會歧視,第一步就應該是消除制度歧視。在這一點上,衛(wèi)生部門、勞動部門責無旁貸。
一種不必要的歧視乙肝究竟是否容易傳染,應該成為制訂政策的根本依據,如果乙肝傳染率非常高,那么針對其的預防、控制和隔離措施就不應該被看作是歧視;而如果乙肝根本不傳染,或者傳染率非常低,那么在升學和就業(yè)的環(huán)節(jié)中,將
乙肝病毒攜帶者隔絕于其他人群之外,就是不折不扣的歧視政策。
乙肝病毒傳染率本來很低從醫(yī)學角度來講,一般接觸不會傳染乙肝病毒,乙肝傳播的途徑主要有通過血液傳播、母嬰垂直傳播、性傳播三種。接吻不會傳播乙肝,和口腔潰瘍者也不會通過飯菜傳播,普通的工作、學習與這三類傳播途經毫無關系,可見,人們應該對乙肝病原攜帶者持寬容態(tài)度,更不應該歧視。乙肝當前的主要傳染方式來自血液和母嬰傳染,成人感染乙肝病毒以后,只有6%左右的人會慢性化,大部分人會形成抗體陽性,主動清除病毒,不留下禍根。而科學研究表明,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齡和乙肝的發(fā)病及慢性化有著密切的關系。一個月大的嬰兒感染乙肝病毒后,80%以上都會轉為慢性攜帶,留下禍根,不過,目前的母嬰隔斷技術已經可以保證嬰兒有95%以上的機會不會感染乙肝病毒。有關專家隨機調查了263位已婚慢性乙肝患者,他們年齡平均在35-55歲之間,婚齡均超過5年,并且都有子女,他們當中其配偶同為乙肝(表面抗原陽性)的共計17對,僅占被調查人數的6.46%。這一結果和國內的其他調查資料基本一致。
一億多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怎么來的也許讀者會問,如果乙肝真的如此“安全”,那么中國號稱1.2億的
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怎么來的?但也許更應該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,目前,我國對
乙肝病毒攜帶者沒有隔離措施,他們一樣要使用人民幣,上公交車,到飯店吃飯,到圖書館借閱書籍,所有人每天都可能接觸了乙肝病毒,如果乙肝病毒的傳染性和真像部分廣告宣傳的那樣大,中國1.2億乙肝病毒攜帶者20年中早就把乙肝傳染給12億人了。下面這組數據也許更能說明問題:根據1979—1980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,人群HBsAg陽性率為8.83%(RPHA法),經放射免疫測定校正為10.3%;根據1995年12月國家衛(wèi)生部對全國進行了第二次大調查;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全國人群HBsAg陽性平均攜帶率為9.75%。目前醫(yī)學界認為,1.2億的病毒攜帶者,主要是由于90年代以前,沒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、獻血等環(huán)節(jié)不嚴格導致血液傳播造成。其次,以前沒有母嬰阻斷技術,也導致母嬰傳播。隨著一次性注射器的廣泛使用和
乙肝疫苗的普及,血液傳播、母嬰傳播逐步被遏止和阻斷。今后乙肝傳播會逐步減少。(責任編輯:Miss咸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