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秀芳等中藥防治脂肪肝藥效研究的思路與方法(三)

      中醫(yī)研究認為,輕、中度脂肪肝早期雖無明顯的臨床癥狀,但隨著病情的發(fā)展,部分患者可出現脅痛、食欲缺乏、乏力、肝腫大等癥狀與體征,并且脂肪肝患者多具長期酗酒、嗜食肥甘厚味、形體肥胖等特點,中醫(yī)將其歸為“□瘕”、“積聚”、“脅痛”、“痰濁”、“濕氣”、“臌脹”等范疇。發(fā)病機制與痰、瘀、積有關,認為脂肪肝是飲食不節(jié)、嗜食肥甘或飲酒無度,致使脾失健運,肝失疏泄,濕熱蘊積于脾胃,痰濕內生,氣滯血瘀,最終導致氣滯、痰濕、血瘀互結,積于脅下而成。其病位主要在肝脾兩臟。脾主運化,若酒食不節(jié),脾失健運,水濕不化、濕濁內阻而見乏力,納差。肝主疏泄,調暢全身氣血、津液,肝失疏泄,氣機郁結,氣滯血瘀而見脅肋脹滿不適、隱痛、肝腫大。處方用藥相對集中于具有疏肝理氣健脾、化痰利濕降濁、活血化瘀、消積導滯功效的中藥。有學者根據對臨床報道治療脂肪肝的中藥處方進行分析,得出使用頻率最高的單味中藥依次為:山楂、丹參、澤瀉、柴胡、草決明、制首烏、郁金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大黃。而復方治療多以具有降低血脂、改善肝臟脂質代謝、保肝、改善血液流變學等作用的方劑為主。
(本文內容/圖片來自于網絡,僅供參考,一切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請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。)
更多>>

今日醫(yī)學顧問

特別聲明:養(yǎng)肝網內容僅供參考,不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依據。
Copyright © 2009-2018  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
養(yǎng)肝網 版權所有 養(yǎng)肝護肝交流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