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《太平圣惠方》:腎黃
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腎黃者,面色青黃,腰背疼痛,耳中颼颼,百般聲響,腳膝無力,多睡嘔逆,不能下食,悲而不樂。若兩腳浮腫,齒黑如大豆者,難治。”
早在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就已經(jīng)注意到黃疸與腎的關(guān)系,《靈樞·經(jīng)脈篇》曰:“腎所生病者,……黃疸腸癖。”說明黃疸的形成,與腎有關(guān)。宋·王懷隱《太平圣惠方》一書明確提出“腎黃”概念。蓋腎臟虛損、陽氣不足,腎與膀胱相表里,黃疸下泄膀胱,久病及腎。說明在黃疸病中,出現(xiàn)腎之陰陽兩虛證是很常見的,腎黃常見于黃疸的后期,脾腎兩虛階段。該書還提出的治腎黃處方附子散方,可臨床參考。處方如下:附子五分,干姜一分,生干地黃二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