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883年德國1289名造船工人,接種了由人淋巴結制備的牛痘疫苗,數周至數月后有15%出現了黃疸,這可能是第一次記錄到的肝炎的流行性。
2.1908-1944年期間,許多學者通過對“志愿者”的研究,確定肝炎的病因是病毒。
3.1957年發(fā)現抗病毒因子—干擾素,現已成為公認的有效的抗肝炎病毒制劑。目前已有數十個國家批準用于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,并取得較好的療效。
4.1960年合成阿糖腺苷,1978年首次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。
5.1965年Blumberg等發(fā)現當時所謂的“澳大利亞抗原”,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(fā)現其與乙型肝炎有密切關系。
6.1970年Dane等在電鏡下鑒定了Dane顆粒,即HBV顆粒,從而闡明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、核殼成分HBcAg和HBeAg。檢測HBV感染的方法學迅速建立,又進而推動流行病學調查的廣泛開展。
7.1970年,發(fā)現了血源性亞單位HB疫苗及高濃度抗HBs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,并肯定其被動免疫的保護作用。
8.70年代初,中國中醫(yī)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在篩選抗腫瘤藥物研究過程中,發(fā)現中藥豬苓的提取物—豬苓多糖具有抗癌、增強免疫功能和保肝作用,從而試用于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。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和臨床驗證,證明了其對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。9.1973年Kaplan發(fā)現HBV顆粒中含有DNA聚合酶。
10.1974年分子病毒學開始發(fā)展,Summers等利用限制酶切技術,對HBV基因組作了詳盡的限制酶圖譜分析,期間有學者闡明了病毒的分子結構。
11.1974年,根據流行病學的明顯差距,將病毒性肝炎分為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。
12.1976年Fiela等發(fā)現人工合成的雙鏈多聚核苷酸誘生干擾素能力最強。我國1969年開始研制聚肌胞,1976年后逐漸應用于臨床。
13.1977年Rizzetto小組在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細胞核內,發(fā)現了一種病毒抗原,并在血清中檢測出相應的抗體,5年后這一新發(fā)現的病毒被命名為丁型肝炎病毒(HDV),HDV感染基本上是以與HBV混合感染的形式發(fā)生的。
14.1985年建立了聚合酶鏈反應(PCR)技術,迅速在乙型肝炎研究的許多方面廣泛應用,更新了一些原有的概念,特別是促進了分子病毒學的更快發(fā)展。
15.1989年以來,由于PCR和一些其它技術的應用,使乙型肝炎的免疫學、病理學、流行病學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分子水平。
16.1995年,美籍華裔醫(yī)學家楊之光教授《干擾素基因誘導劑的產生及臨床應用》發(fā)表,在美醫(yī)學界引起轟動,使肝炎藥物的研究推向一個新高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