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治療膽石癥的驗案點評二

      病例2:高某,女,71歲,1993年9月17日初診?;颊?986年初因患膽囊結石在外院行膽囊切除手術,術后恢復良好。1992年秋自覺右上腹隱痛,竄及脅背,兩月后查B超發(fā)現肝內膽管有多個小結石,最大直徑0.3cm,口服消炎利膽片、去氧膽酸治療6個月,再次復查B超肝內膽管結石仍在,最大直徑0.8cm,后方伴有聲影。現患者右上腹隱痛,竄及脅痛,口干苦,尿黃,納差神疲,查舌邊紅,苔薄白,脈弦滑。中醫(yī)辨證屬肝脾不和,濕熱內蘊,治以清利肝膽濕熱,健脾養(yǎng)血通絡為法,方用逍遙散加味。
    
處方:柴胡10g,薄荷(后下)10g,當歸10g,白芍10g,茯苓15g,白術10g,炙甘草6g,茵陳15g,金錢草30g,海金沙(包)10g,石菖蒲10g,郁金10g,川楝子10g,澤蘭葉10g。每日1劑,水煎服。連服上方30余劑,患者諸癥狀消失。1994年3月24日復查B超,肝內膽管未見結石影響?,F患者口干思飲,舌邊紅,脈弦滑,守方去海金沙、石菖蒲、郁金等,加天花粉20g,五味子10g,再服15劑,以資鞏固。
    
點評:借助現代影像學檢查,辨病與辨證相結合,是治療膽石癥應當遵循的原則。膽囊結石行膽囊手術切除后,膽總管或肝內膽管再發(fā)結石者在臨床中并不鮮見,因不宜再行手術治療,故多數采取中藥保守治療。祝老遇此類患者,常借助現代影像學檢查,辨病與辨證相結合,綜合考慮,以冀取效。本例患者病位在肝膽脾胃,病因為濕熱內生,病機是肝膽郁滯,疏泄不利,而B超證實為肝內膽管之結石所致。用逍遙散疏肝解郁、健脾養(yǎng)營是辨證選方,加茵陳、金錢草、海金沙、石菖蒲、郁金以清利濕熱、利膽排石是辨病用藥,而川楝子配澤蘭葉一寒一溫、一氣一血,以疏通氣機,通絡止痛,更著其功。藥后不僅諸癥狀消失,且肝內膽管結石消于無形,療效令人信服。
(本文內容/圖片來自于網絡,僅供參考,一切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請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。)
更多>>

今日醫(yī)學顧問

特別聲明:養(yǎng)肝網內容僅供參考,不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依據。
Copyright © 2009-2018  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
養(yǎng)肝網 版權所有 養(yǎng)肝護肝交流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