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某,男,56歲。1963年1月15日初診。
2個月來腹脹,右肋下隱痛,不思食,不知饑,厭油膩,口苦,口渴思飲,下肢股內(nèi)外廉時有顫動,睡眠不佳,常服安眠藥,大便不成形,每日二三次,小便黃少,1個月前曾在某醫(yī)院檢查肝大;肝功能化驗血清谷丙轉氨酶較高(270U),昨日復查為680U(該院正常范圍在100U以下),眼白珠青,微帶黃色,面色微黃,舌質紅,苔微黃白膩,脈弦細數(shù),素性急,過勞。
辨證屬脾胃失調,濕聚熱郁,肝失疏泄,三焦不和。治以調脾胃,清濕熱,疏利三焦之法。
茵陳、茯苓各10g,豬苓6g,滑石10g,焦梔子4.5g,大豆黃卷12g,大腹皮6g,通草3g,防己4.5g,厚樸6g,炒枳實3g,郁金6g,石斛12g,炒麥芽9g。服7劑,隔日1劑。即日午后入某醫(yī)院住院仍服此中藥。
2月5日二診:服藥后口苦及腹脹見輕,食欲好轉,小便仍色黃,大便每日2次已成形,經(jīng)該醫(yī)院進一步檢查(膽囊有炎癥,谷丙轉氨酶已降至125U),診斷為急性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。脈轉弦緩,舌質紅稍退,苔薄白黃膩,仍宜和肝膽,調脾胃。
原方去防己、大腹皮,加陳皮4.5g,竹茹6g,法半夏6g,焦梔子改為6g。7劑。隔日1劑。
2月23日三診:服藥后病情穩(wěn)定,食欲增強而知饑,口苦見輕,二便同上,血清轉氨酶近來檢查為140U,舌質正常,膩苔見退,脈弦緩,仍宜繼續(xù)調肝脾、清濕熱。
茯苓10g,生白術4.5g,澤瀉4.5g,豬苓4.5g,茵陳9g,滑石9g,通草3g,大豆黃卷9g,薏苡仁15g,扁豆衣6g,海金沙9g,麥芽6g。7劑。隔日1劑。
3月4日四診:服藥后飲食、二便皆恢復正常,已無口苦及腹脹,稍有疲乏感,近來谷丙轉氨酶87U,舌質正常,苔已退凈,脈緩有力,左關弦數(shù),仍以和脾胃,調肝膽以資穩(wěn)固。
黨參4.5g,白術4.5g,茯苓9g,炙甘草15g,山藥9g,蓮子9g,薏苡仁12g,石斛9g,雞內(nèi)金6g,炒谷芽6g,大棗9g。5劑。隔日1劑。
以后檢查,一切正常,遂出院停藥,以飲食調理而恢復健康。
按:蒲氏以調脾胃,清濕熱,疏利三焦之法治療急性無黃疸型肝炎,方中茵陳、豬苓、滑石、梔子、大豆黃卷、通草、防己、澤瀉、扁豆衣、海金沙清熱利水,使?jié)駸嶂皬男”憬猓源蟾蛊?、厚樸、枳實行氣除滿,以郁金疏肝解郁,以茯苓、白術、薏苡仁、石斛、麥芽健脾益胃。藥后病情好轉,谷丙轉氨酶漸復正常。后又以四君子湯加減和脾胃,調肝膽以鞏固療效。
醫(yī)案出處:《蒲輔周醫(yī)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