驗案1
趙某,男,70歲。1960年4月4日初診。
今年2月10日始,自覺腹部脹滿,大便干燥,休息2天后緩。自2月23日起,全身黃染,經(jīng)治療漸退,后又自服茵陳湯及單方泥鰍魚,黃疸全消。但仍乏力,納呆,腹脹如故,大便自如,小便尚可。入院前10天,飲酒數(shù)次,病又復發(fā),身黃,右脅疼痛,腹脹及便秘加劇,小便澀少,色如膽汁,面目橘黃,舌苔黃膩,脈象弦數(shù)。
此因飲酒無節(jié),傷及脾胃,運化失司,濕熱交蒸,引動宿疾。當以清熱利濕,化濁開郁之法:
茵陳50g,滑石25g,木通15g,藿香10g,豆蔻15g,射干10g,黃芩15g,連翹10g,薄荷7.5g,郁金15g,川貝母10g,石菖蒲10g。3劑。水煎服。
4月9日二診:病見轉(zhuǎn)機,舌脈改善,守方14劑,黃疸基本消退,食欲大振,精神愉快,二便調(diào)暢。又進20余劑,其病若失。并囑其戒酒,以絕復病之源。
按:黃疸之由,總由濕熱;濕熱之因,多因停濁;停濁之緣,常緣氣郁。故當清熱利濕,開郁化濁。但臨床習用茵陳湯,其清利之功有余,開化之力不足,不若甘露消毒飲兼而有之,更勝一籌。
醫(yī)案出處:《孫允中臨證實踐錄》
驗案2
黃某,女,48歲。
因畏寒發(fā)熱,右上腹疼痛1天半急診。既往有慢性膽囊炎、膽石癥,此次因吃喜酒后,當晚疼痛發(fā)作,并伴有寒戰(zhàn),旋即高熱達40℃,惡心嘔吐,吐出黃水,口苦口黏,大便未解,尿黃赤,脈弦數(shù),舌苔黃膩,查體:鞏膜輕度黃染,右上腹部肌肉緊張,有壓痛,胸脅苦滿,墨菲征陽性,查總膽紅素2.6mg%,谷丙轉(zhuǎn)氨酶185U。
辨證屬少陽、陽明合病,少陽肝膽郁熱,陽明濕熱發(fā)黃。治擬和解少陽,內(nèi)瀉熱結(jié),方用大柴胡湯加減。
柴胡30g,黃芩15g,白芍30g,枳實10g,法半夏10g,全瓜蔞30g,陳皮10g,竹茹6g,酒大黃(后下)6g。
3劑后復診訴:服藥次日仍稍有往來寒熱,但體溫最高僅38℃,大便已解,疼痛緩解。3劑服完已無發(fā)熱,未再疼痛,大便日二三次,為稀便。乃改用四逆散合小陷胸湯治之。
柴胡15g,枳實10g,白芍30g,黃連6g,法半夏10g,全瓜蔞30g。
7劑后復查總膽紅素在1.0mg%以下,谷丙轉(zhuǎn)氨酶正常。囑注意飲食,避免反復發(fā)作。
按:本案患者有慢性膽囊炎、膽石癥病史,因飲食不慎致膽囊炎急性發(fā)作,以黃疸為主要表現(xiàn),辨證屬陽明濕熱發(fā)黃,然而病之本在肝膽,肝膽之氣機疏泄失常,故本案屬少陽、陽明合病,蒲氏擬大柴胡湯加減以和解少陽,內(nèi)瀉熱結(jié)。藥后疼痛緩解,然仍有往來寒熱,再予四逆散合小陷胸湯,疏理肝膽之郁滯,清化未散之熱結(jié),則黃疸可退,肝功能恢復正常。
醫(yī)案出處:《蒲輔周醫(yī)療經(jīng)驗》
驗案3
萬某,男,64歲。
病名:濕熱黃疸。原因:此人好飲酒,數(shù)斤不醉,適值六月暑濕當令,又飲酒過量,致有黃疸重癥。證候:壯熱不退,面目遍身色如老橘,口渴思飲,大小便秘,日漸沉重,臥床不起。診斷:六脈沉實而數(shù),舌苔黃燥。察其致病之由,參以脈癥,知系濕熱陽黃重癥也。
陽黃宜清解,因仿仲景茵陳加大黃梔子湯主之。以茵陳利濕清熱為君;以大黃、厚樸通大便為臣;以梔子清心腎之熱為佐,加木通利水道,使邪由前陰分走不致停滯為使。
茵陳30g,生大黃9g,厚樸4.5g,炒黑梔子9g,漢木通4.5g。
此方連進2劑,二便均通,黃亦稍退,脈象亦較前柔和。仍照前方減去木通,加茯苓9g,六一散(包煎)12g,續(xù)進2劑。
至4日黃癥已退過半,但年高氣弱,不宜過于攻伐,因照原方去大黃,加薏苡仁12g。又接服4劑,未10日而黃癥逐漸痊愈矣。
按:本案為濕熱并重型黃疸,脈癥俱實,治宜清泄,方仿茵陳加大黃梔子湯,4劑邪祛大半,年過六旬,稍加薏苡仁健脾。8劑而收全功。
醫(yī)案出處:《全國名醫(yī)驗案類編》—陳作仁
驗案4
金某,男,成年。
病已5天,曾經(jīng)戰(zhàn)栗,而后發(fā)熱。察其兩目有充血狀,小溲短赤。目赤者當下之,溲赤者當利之,予導赤散加味。
生地黃15g,木通4.5g,生甘草梢4.5g,茵陳15g,車前子18g,草決明12g,茺蔚子12g,白薇12g,郁李仁9g,淡竹葉30片。
二診:藥后熱即退清,全身乏力,頭目眩暈,兩目充血,小溲短赤而痛。平素嗜酒,體質(zhì)豐腴,濕熱之蘊結(jié)久矣。
生蒼術9g,川黃柏9,懷牛膝9g,茵陳15g,梔子皮9g,生地黃15g,冬青子9g,墨旱蓮9g,生甘草梢4.5個。
三診:黃疸癥狀具備,其主癥有五:①兩目發(fā)黃,小溲短赤;②肝區(qū)觸痛;③高熱,脈數(shù);④嘔噦頻仍;⑤夜寐煩躁,不可名狀。
茵陳15g,黑梔子9g,連翹9g,鮮生地黃(搗汁、沖服)90g,白薇9g,竹茹葉9g,冬葵子9g,澤瀉9g,石韋9g,鮮蘆根1尺。
四診:越宿熱退神清,病勢之變化,與昨判若霄壤;兩目仍黃,小溲短赤。涼血淡滲之劑續(xù)進。
原方加豬苓9g,冬瓜子、皮各15g。
五診:心煩、嘔吐、高熱、脈數(shù)俱不再見,目之黃、溲之赤亦減。
茵陳15g,草決明9g,茺蔚子9g,郁金4.5g,冬葵子9g,澤瀉9g,赤豬苓、赤茯苓各9g,車前子18g。
按:本案中患者初起曾戰(zhàn)栗,即有表證,表解后濕熱之邪未得透泄,治用導赤散加茵陳、車前子、白薇清熱利尿,草決明、茺蔚子清肝熱。二診兩目充血,小溲短赤而痛,平素嗜酒,為濕熱蘊結(jié)之證,用三妙丸加茵陳、梔子清熱瀉火利濕,過用寒涼易傷及陰液,故方中加生地黃、墨旱蓮防清熱傷陰。三診出現(xiàn)高熱、煩躁、嘔噦等癥,為濕熱化火傷陰,故在大隊清熱利濕退黃藥中,重用生地黃,加白薇以滋液益陰。四診熱退,續(xù)用涼血利濕之品。五診諸癥悉減,以利尿滲濕為主,清余熱以鞏固療效。
醫(yī)案出處:《章次公醫(yī)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