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肝臟、膽道疾病時,由于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,眼白部位和皮膚顏色常變黃,醫(yī)學上稱為“黃疸”。
黃疸的產(chǎn)生過程與血液中紅細胞、肝臟功能及膽道等因素有關。在正常情況下,血液中衰老的紅細胞自然破壞后,就釋放出血紅蛋白。血紅蛋白在體內轉化為間接膽紅素。間接膽紅素隨血液進入肝臟,在肝細胞內轉化為直接膽紅素。肝細胞將直接膽紅素分泌到毛細膽管后,使其成為膽汁的主要成分。膽汁通過逐級膽管系統(tǒng)最后排入腸腔。
正常血清膽紅素是恒定的。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1毫升血清膽紅素。少量的尿膽原使小便保持正常的黃色。
(1)某些原因(先天性代謝酶和紅細胞遺傳性缺陷)以及理化、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體內紅細胞破壞過多,發(fā)生貧血、溶血,使血內膽紅素原料過剩,均可造成肝前性黃疸。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、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、不穩(wěn)定血紅蛋白病等等。
(2)由于結石和肝、膽、胰腫瘤以及其他炎癥,致使膽道梗阻,膽汁不能排入小腸,就可造成肝后性黃疸。常見疾病包括:化膿性膽管炎、膽總管結石、胰頭癌、胰腺炎、膽管或膽囊癌。膽管結石較多見于中年婦女,常有反復發(fā)作急性腹絞痛史,并放散至肩背部,黃疸與腹痛發(fā)作有關,呈間歇性。堿性磷酸酶、膽固醇、γ-谷氨酰轉肽酶等增高,膽道造影可有結石顯影;胰、膽腫瘤老年人多見,胰頭癌起病緩慢,膽總管癌隱匿發(fā)病,患者消瘦明顯,上、中腹區(qū)痛持續(xù)加重,黃疸呈進行性加深。堿性磷酸酶、膽固醇及γ-谷氨酰轉肽酶增高。B超、CT及磁共振檢查可探及腫物、膽囊腫大或膽管擴大等可明確診斷。
(3)新生兒降生不久可因紅細胞大量破壞,肝細胞對膽紅素攝取障礙而出現(xiàn)生理性黃疸。還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吉爾伯特(Gilbert)病及Dubin—Johnson二氏綜合癥引起的黃疸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黃疸,都是肝細胞內膽紅素結合障礙、膽紅素代謝功能缺陷所造成。
(4)嚴重心臟病患者心力衰竭時,肝臟長期淤血腫大,可以發(fā)生黃疸。
(5)藥物性損害:有服藥史,服用氯丙臻、吲哚美辛、苯巴比妥類、磺胺類、對氨水楊酸、卡巴胂等,可致中毒性肝炎。此時胃腸道癥狀不明顯,黃疸出現(xiàn)之前無發(fā)熱,血清轉氨酶升高很明顯,但絮濁反應正常等可資鑒別。
上述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發(fā)生病變或故障時,膽紅素就會大量反流或存留在血液中,血清膽紅素量就可以升高。當每升血液中血清膽紅素量大于34.2微摩爾,即2毫克/100毫升時,鞏膜、皮膚黏膜就會發(fā)黃,即“顯性黃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