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活消黃散
【藥物組成】茵陳30g,白茅根30g,梔子15g,藿香15g,郁金15g,當歸15g,丹參15g,柴胡10g,大黃10g,芒硝10g,雞內(nèi)金10g,赤芍12g,桃仁12g,薄荷6g,甘草6g,滑石25g。
【治療方法】上藥共研為散劑,成人每日150g,小兒每歲每次6~10g,增藥量稍加大,開水沖泡取汁溫服,每日3~4次。第1周同時配合用10%葡萄糖液稀釋丹參注射液30ml(小兒酌減)靜滴,每日1次。
【功效主治】清利濕熱,利膽退黃。
【臨床運用】38例患者,經(jīng)治療,治愈26例,好轉(zhuǎn)8例,無效4例,總有效率為895%。
【經(jīng)驗心得】黃疸性肝炎屬中醫(yī)學(xué)“黃疸”范疇。多因感受外邪,飲食所傷,脾胃虛寒及積聚不化而發(fā)病?;静C為濕邪阻滯中焦或瘀血等阻滯膽道,以致膽汁不循常道,溢于體表肌膚等而發(fā)黃。作者認為,黃疸的病機關(guān)鍵是瘀阻血脈:陽黃為濕熱搏結(jié),瘀阻血脈;陰黃為寒濕凝結(jié),瘀阻血脈。故無論濕熱或寒濕,必致瘀阻血脈,肝失疏泄,膽汁外溢而發(fā)病。清利濕熱或溫化寒濕,利膽退黃是治療本病的常法,但必須抓住“瘀”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,靈活運用活血法。作者在常規(guī)治“黃”方藥中,注重選用丹參、當歸、赤芍、桃仁等活血藥組方,以體現(xiàn)“治黃必活血,血行黃易卻”的思想。但作者強調(diào),必須慎用三棱、莪術(shù)等破血藥。
【方劑出處】胡賢瓊,等“利活消黃散”為主治療黃疸性肝炎38例江蘇中醫(yī)藥,2004;25(2)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