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芍茵薊湯
【藥物組成】赤芍30~50g,茵陳30g,小薊10g,大黃(后下)5~10g,山楂15g。
【治療方法】水煎2次,取汁約300ml,每日1劑,分早中晚3次口服。
【功效主治】清熱利濕,活血涼血。
【臨床運用】48例患者,經(jīng)治療,痊愈33例;好轉(zhuǎn)12例;無效3例。17例好轉(zhuǎn)患者HBsAg陽性9例,無效患者HBsAg均為陽性。
男,25歲?;颊咭虺掷m(xù)黃疸15d在本市人民醫(yī)院診為淤膽型肝炎,經(jīng)治療20余日無好轉(zhuǎn)??淘\,患者周身黃染,伴瘙癢,小便黃赤,大便稀黏色淺。查體:腹軟,肋下可觸及腫大的肝脾,舌紅,舌下靜脈紫暗,脈弦。總膽紅素276μmol/L,ALT 75U/L。診斷同前,證屬瘀熱阻滯膽絡(luò),治需大劑涼血活血,予上方赤芍改為50g,每日1劑。治療20d,黃疸消失,總膽紅素及轉(zhuǎn)氨酶均恢復(fù)正常,B超示肝脾無異常。隨訪半年無復(fù)發(fā)。
【經(jīng)驗心得】《傷寒論》中指出:“瘀熱在里,身必發(fā)黃”。淤膽型肝炎表現(xiàn)為長期黃疸,肝脾大,舌下靜脈紫暗。作者體會:該病屬血分瘀熱阻于肝膽之候,所以治療重用赤芍涼血活血,輔以茵陳清熱利濕退黃,大黃、小薊涼血活血,通利二便,從而加速黃疸消退。
【方劑出處】宋克誠赤芍茵薊湯治療淤膽型肝炎48例山東中醫(yī)雜志,2000;19(11):6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