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血復肝湯
【方源】
《活血復肝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140例》[謝建農(nóng).湖南中醫(yī)雜志,2002,8(6):33]。
【組成】
丹參15g,赤芍15g,當歸10g,郁金15g,柴胡6g,茯苓15g,白術(shù)10g,黃芪15g,平地木30g,石見穿30g,虎杖15g。
每日1劑,水煎。早晚分服,療程為3個月。
【功效】
益氣健脾,清熱解毒,養(yǎng)肝活血。主治慢性乙型肝炎。
【驗案】
石某,男,46歲,2002年5月12日入院。
主訴:乏力納差,惡心欲吐伴全身皮膚及鞏膜黃染10余天。
病史:兩年前患乙型肝炎,經(jīng)治療后肝功能曾恢復正常。
檢查:精神萎靡,全身皮膚及鞏膜黃染,肝肋下1cm。舌暗紅,苔黃膩,脈弦。肝功能:TBIL 56μmol/L。乙肝五項:HBsAg(+),抗-HBc(+)。
中醫(yī)診斷:黃疸。
西醫(yī)診斷:慢性乙型肝炎,伴肝硬化。
治則:活血化瘀,益氣解毒。
方藥:活血復肝湯加減。
二診:治療39天后肝功能恢復正常。
【按語】
慢性乙型肝炎遷延難愈,是因為體內(nèi)正氣不足,毒邪久戀難祛,因此必須重視扶正祛邪的原則,扶正匡復正氣有利祛邪,祛邪阻止病毒復制,有利于正氣的恢復,故方中選用黃芪、白術(shù)、茯苓等益氣健脾藥物。若病程日久,患者使用過大劑量清熱解毒、清熱利濕藥物,易造成脾腎陽虛,且肝功能難以恢復正常,可用干姜、吳茱萸、淫羊藿等溫脾腎之藥,以制寒涼之弊,有利于消除脾腎陽虛癥狀,有助于肝功能恢復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