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某,女,26歲。
2年前因肝區(qū)不適,乏力,查血肝功能異常,谷丙轉氨酶215U,麝濁、鋅濁均增高,HBsAg血凝法1∶128,經(jīng)用左旋咪唑、肌苷、肝舒樂、黃芩苷、黃芪針及中藥治療10個月,每月復查肝功能1次,SGPT一度下降,旋又回升,HBsAg始終陽性;近查SGPT121U,HBsAg對流法(+),麝濁11U,鋅濁13U,蛋白電泳(28.1%,乃轉來治療。
現(xiàn)癥:肝區(qū)時有不適,口干,唇紅,或見齒、鼻衄,面顴部紅,有赤縷布露,腿酸乏力,大便干,少行,尿黃,舌苔中后部黃膩,質紅,脈細弦滑。
辨證屬濕熱結不化,肝陰耗傷,病漸及腎。治以化肝解毒,以治其標,佐以滋柔肝腎兼顧其本。
矮地茶、虎杖、紅藤各20g,貫眾10g,黑豆、石斛、生地黃、墨旱蓮各12g,甘草3g。連服20劑。
因面部散發(fā)顆粒,瘙癢不適,上方加炒黃柏6g,紫草、牡丹皮各10g,大青葉、半邊蓮各15g,以清血解毒。再服15劑。復查HBsAg(-),SGPT正常,麝濁8U,鋅濁13U,蛋白電泳(23%,自覺癥狀亦逐漸改善,肝區(qū)不適感消失,衄血漸止,面顴紅赤消退,口干已不顯著,舌苔薄黃膩,質紅,脈小。肝經(jīng)濕熱瘀毒漸化,但陰傷難以驟復,防其濕熱復萌,再予化肝解毒、滋養(yǎng)肝腎、標本兼顧。
矮地茶、虎杖、紅藤各20g,黃柏6g,牡丹皮10g,生地黃15g,石斛、墨旱蓮、麥冬、炙黃精、制何首烏各12g,甘草3g。
再服30劑。復查肝功能正常,HBsAg對流法、血凝法均(-),蛋白電泳(19%,守原方斷續(xù)服藥以求鞏固,每月復查1次肝功能及HBsAg、蛋白電泳,先后共7次,均屬正常,病情無反復。
按:濕熱結不化,肝陰耗傷,病漸及腎,故治療上解毒與滋柔肝腎并施,以標本兼顧。慢性肝炎的治療必須持之以恒,本案患者堅持服藥共60余劑而終能獲效,故臨床治療時需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。
醫(yī)案出處:《周仲瑛臨床經(jīng)驗輯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