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臟病變,凡脂類在肝內蓄積超過肝重的5%即稱為脂肪肝。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發(fā)病人數(shù)日趨增多。
脂肪肝的臨床表現(xiàn)多不典型,約半數(shù)患者無明顯癥狀。嚴重者見肝區(qū)悶痛不適,食欲不振,惡心,噯氣,腹脹,便溏,體重增加或下降,陽痿,閉經等,少數(shù)可有黃疸。若脂肪囊腫破裂,可發(fā)生右上腹或劍突下劇痛,易誤診為急腹癥。或出現(xiàn)舌尖、角膜干燥、皮下瘀斑等維生素缺乏表現(xiàn)。與慢性肝炎癥狀極易混淆,應注意鑒別。
查體時可見肝腫大,質軟或韌,或有輕觸痛,一般脾不腫大,嚴重者可出現(xiàn)肝硬化表現(xiàn),如蜘蛛痣、食管靜脈曲張、門脈高壓或脾功能亢進等。
在臨床上可以看到兩種極端的治療方法:一是主張大劑量地使用降脂、調脂藥物,如臨床上常用他汀類和貝特類藥物。但由于調脂藥物大多在肝臟代謝,故可引起輕度轉氨酶的升高。如此大劑量長期使用調脂藥物,勢必進一步升高轉氨酶。雖然可使血脂正常,但肝功能卻進一步惡化。二是主張大劑量的護肝降酶藥物與臥床休息,如靜滴葡萄糖、維生素C、肌苷、肝安注射液等。治療的結果常是轉氨酶可能短暫地下降了,但總熱量攝入過多,其結果是血脂一直升高,最后肝功能也進一步異常。
因此,處理好降脂與恢復肝功能的關系,是治療脂肪肝的重要問題。降脂與降低轉氨酶,是整體與局部的辨證關系,雖然肝內脂肪積蓄是脂肪肝的主要矛盾,但為什么脂肪會積蓄起來,這才是關鍵,也是醫(yī)者所要注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