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消補肝湯
【方源】
《清消補肝湯治療乙型肝炎106例》[劉玉材.現(xiàn)代中西醫(yī)結合雜志,2001,10(5):444-445]。
【組成】
白花蛇舌草30g,丹參30g,黃芪30g,板藍根20g,郁金10g,何首烏10g,大黃10g,薏苡仁20g,白術10g,甘草6g。
濕熱重而伴黃疸者加茵陳25g,澤瀉10g;脾虛失運納呆、便溏者加太子參15g,云苓15g;肝氣郁結脅痛重者加柴胡10g,川楝子10g;肝陰不足目澀,口干者加枸杞子10g。
每日1劑水煎服,1個月為1個療程。注意休息,戒煙酒,避風寒,忌食生冷滋膩之品。
【功效】
清熱解毒化濕,疏肝活血化瘀,益氣健脾養(yǎng)肝。主治乙型肝炎。
【驗案】
患者,男,42歲,1995年4月2日初診。
主訴:右上腹反復脹痛,乏力5年余。
病史:既往曾就診多家醫(yī)院,均確診為慢性乙型肝炎,予口服肝必復、滅澳靈,肌肉注射肝炎靈、靜脈注射強力寧及煎服中藥湯劑等多種治療(具體不詳),癥時輕時重,肝功能反復異常。乙肝五項:HBsAg(+),HBeAg(+),抗-HBc(+),抗-HBe(-),抗-HBs(-)。近來患者又因右上腹脹痛加重來本院就診。
檢查:右上腹脹痛,乏力,納呆,面色白而暗,口干苦,夜寐尚安,小便黃,大便尚調,舌暗淡,苔薄黃,脈細濡。皮膚、鞏膜無黃染,無肝掌及蜘蛛痣,心肺聽診(-),肝脾肋下未觸及。肝功能:ALT 198U/L。彩超:提示慢性肝損害,繼發(fā)膽囊炎。
中醫(yī)診斷:脅痛(肝膽濕熱,肝郁脾虛)。
西醫(yī)診斷:慢性乙型肝炎。
治則:清熱解毒化濕,疏肝利膽健脾。
方藥:白花蛇舌草30g,丹參30g,黃芪30g,大黃(后下)10g,金錢草20g,郁金10g,何首烏10g,白術10g,云苓15g,薏苡仁20g,青皮10g,甘草6g。每日1劑,水煎服,同時予肝炎靈4ml,每日1次肌注;維生素C 0.2g,每日3次口服。
二診:治療1個月后,右上腹脹痛減輕,口干乏力,納谷增多,小便稍黃,大便調。復查肝功能:ALT<25U/L。乙肝五項:HBsAg(-),抗-HBe(+),余同前。原方去金錢草、青皮,加板藍根20g,女貞子10g,陳皮10g,繼服兩個月。
三診:兩個月后,諸恙悉除,復查肝功能已恢復正常。乙肝五項:HBsAg(-),HBeAg(-),抗-HBc(+),抗-HBe(+),抗-HBs(+)。囑患者繼續(xù)戒煙酒,避風寒,不從事重體力勞動。以后3次復查肝功能均無異常,乙肝五項復查亦無異常變化。兩年后隨訪未復發(fā)。
【按語】
清消補肝湯中重用白花蛇舌草30g,為主藥。肝郁氣滯血瘀者宜消,消法是指疏肝活血化瘀?;钛瞿芨纳聘闻K微循環(huán),減少病變部位缺血,加速病灶修復,促進肝細胞再生。方中用丹參30g,亦為主藥,脾虛肝陰不足者宜補,補法是指益氣健脾養(yǎng)陰?,F(xiàn)代藥理研究認為,益氣健脾藥具有調節(jié)機體免疫的作用,而乙型肝炎久難治愈多與機體免疫功能失調或低下有關,故本方又重用具有益氣健脾作用之黃芪30g,亦為主藥。
方中又以板藍根助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;以郁金助丹參活血化瘀,兼疏肝理氣;以白術助黃芪益氣健脾,兼化濕邪,共為輔藥。方中又用大黃清熱解毒,兼化瘀通腑;用薏苡仁健脾化濕;用何首烏養(yǎng)血柔肝,與黃芪共同調節(jié)機體的免疫功能;用甘草益氣,調和諸藥。
全方圍繞乙型肝炎的發(fā)病機理,采取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方法,重用白花蛇舌草、丹參、黃芪三藥,一清一消一補共為主藥,清、消、補兼施,共奏清熱解毒化濕,疏肝活血化瘀,益氣健脾養(yǎng)肝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