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組成】 三棱、莪術(shù)各8g,車前子(包煎)25g,珍珠母(先 下)、牡蠣(先下)各20g,鱉甲(先下)、焦白術(shù)、茯苓、大腹皮、夏枯 草各15g,赤芍、當歸、炒枳殼、柴胡、木通、陳皮、甘草、炒神曲、炒 麥芽、炒山楂各10g,砂蔻仁 6g。
隨癥加減:腹脹甚者加川厚樸、佛手、香附各10g;面色暗滯、 萎黃、神倦肢冷脈沉細者加附片3g,肉桂 5g;脅肋疼痛者加延胡索 15g,郁金 10g;氣虛胃腸不適者加太子參 12g;中陽不足者加干姜 3g;下焦陰虧者加生地、枸杞子、女貞子各 10g。
【用法】 每日1劑,水煎取汁,每次100 ~150ml,每日 2次。2個月為1個療程。同時予以西藥輔助治療:腹水較甚者予服雙 氫克尿塞25 ~50mg,每日 2次;安體舒通40 ~100mg,每日 2次。 腹水、浮腫轉(zhuǎn)成輕度時停服。
【功效】 活血化瘀,益氣健脾,利水消腫。
【主治】 肝硬化腹水。證屬肝脾腎功能失調(diào),氣血水壅結(jié) 腹中。
【效驗】 共治療40例患者。男21例,女19例;年齡(53.05 ±11.23)歲,病程 1 ~3年;屬第一次腹水者24例,第二次腹水者 11例,第三次腹水者3例,第四次腹水者2例。結(jié)果:顯效(癥狀 完全消失,腹水完全消退,肝功能恢復,B超提示腹水消失)20例, 好轉(zhuǎn)(主要癥狀消失,腹水部分消退,B超提示腹水減少,肝功能部 分改善)17例,無效(腹水消退不明顯,肝功能無改善,病情繼續(xù)進 展惡化)3例,顯效率為50.0%,總有效率 92.5%。參照中國中醫(yī)藥學會內(nèi)科肝病專業(yè)委員會大連會議(1993年)通過的療效標準 (試行)評定腹水消退級,腹水消退 Ⅰ級19例,消退 Ⅱ級11例,消 退Ⅲ級4例,無效6例,腹水消退 Ⅲ級以上者80%。
【解析】 肝硬化腹水病機主要在于肝脾腎功能失調(diào),氣血水 壅結(jié)腹中,致實者愈實、虛者愈虛。腹水嚴重時,單用西藥或湯藥, 療效達不到理想效果,且久用利尿西藥易致傷陰。因此,治宜活血 化瘀、益氣健脾、利水消腫之湯藥為主,輔以西藥;待腹水減輕后停 用西藥,繼用湯藥以利水滲濕、扶正祛邪。三棱莪術(shù)湯中,三棱、莪 術(shù)理氣活血軟堅;鱉甲、夏枯草、珍珠母、牡蠣軟堅消結(jié);柴胡主治心腹胃腸之結(jié)氣、飲食積聚、寒熱邪氣,推陳出新,又能領(lǐng)諸藥直達 病所;車前子、木通、豬苓、大腹皮、陳皮、白術(shù)健脾下氣利尿,與三 棱、莪術(shù)等配伍活血利尿,氣血同治;枳殼、砂蔻仁行氣消脹,赤芍、 當歸活血化瘀、軟化肝脾,合用則行氣活血;焦三仙與苓、術(shù)同用健 脾護中,一則可防肝病乘脾,二則可保脾胃運化正常以載藥物、飲 食。全方活血軟堅而不傷正,消水除脹而不傷陰,治肝而不礙脾運?,F(xiàn)代研究證實,赤芍、當歸均有改善肝內(nèi)血液循環(huán)、使膠原纖 維降解的作用;三棱、莪術(shù)、鱉甲、夏枯草、珍珠母、牡蠣可軟化肝 脾;焦三楂還可降酶、降酯。本方配合西藥對癥處理,使療效得以 進一步提高。
【來源】 趙曉威等 三棱莪術(shù)湯為主治療肝硬化腹水40 例. 湖南中醫(yī)藥導報,2001;7(12):590,606